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思政宣传 -> 正文

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作法

发布日期:2013-06-27   发布人:党建工作室  点击量:

2004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相继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文)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文)。中央的两个重要文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和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了贯彻两个文件精神,我院根据院党委的指示和上级要求,在推进大学生思想理论政治课的课程建设、教学改革、队伍建设、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领号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

1、调整课程设置

05方案”改革后,我院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应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08年由原“毛、邓、三”名称改来)两门必修课、《形势与政策》一门选修课,专门成立院党委领导下的德育教研室,负责全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目前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时分布如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4学时,3学分;《毛泽东思想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72学时,4学分;《形势与政策》16学时,1学分。

2、推进课程建设

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方案的实施,德育教研室在教务科研处的支持下,已经先后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毛泽东思想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建设成院级精品课,并努力创造条件按照省级精品课的建设标准,力争在2015年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体现时代精神,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要求,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科学性、新颖性,特色鲜明,信息量大,教学设计灵活多样,能及时把教改成果引入教学,受学生喜欢的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观教育于一体的我院重点课程。目前正在建设中。

二、教学改革

近年来,我院围绕深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开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1、推进和完善多媒体小班教学。

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教学效果差的状况,学院积极引进优秀师资,补充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队伍,改变原来那种基础课、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大班教学的作法,两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部改为小班授课,人数控制在60人以下。同时改造现有教学条件,鼓励和推进教师自行开发和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运用图片、动漫、影音等多种媒体,加大信息量,增加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形象性和感染力。

2、推行教学内容规范。

在教研室内部强化和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每门课的每一节内容都有课程组负责人带领授课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设计教学环节,具体到每一个案例、每一个问题、难点重点、教学方法都力求做到统一,不但要讲深讲透,而且要求每门课都要有几个“精彩华章”,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增强教学互动

一方面鼓励教师进行案例教学,结合授课内容,选择典型案例,,从学生自己分析具体案例中,引出基本结论,在讨论和师生互动中,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另一方面,采用课前5分钟演讲、每日时事播报、互联网QQ群交流平台在线交流等多种方式,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提高教学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4、推进思想政治课考试改革。

坚持小论文、调查报告、典型案例分析和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过程性考核,在考核中引入其他考核主体,着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教育引导大学生全面正确的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逐步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

三、队伍建设

尽管我院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任教师从数量上、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方面完全超出了国家教育部门对高校思政课评估要求的标准,院党委仍然十分重视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不断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师资队伍的引进和培养。

1、多种形式,培训师资

几年来,我院不但创造条件加强思政课专任教师的内部学习和交流,同时送出大量的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交流和学习,每学期都有近四分之一的教师参加山东省高校思政课教师培训基地的骨干教师培训和交流。

2、引进和培养相结合,提升教师学历层析

我院目前新引进的青年教师都具备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通过不断引进新鲜血液一方面改善了我院思政课专任教师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同时起到以老带新,老中青结合,通过合作研究、相互交流等方式,提升我院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教科研水平。